当前位置:首页 > 动态 >文章

新冠疫情没有形成因病致贫那现在什么人简单因病致贫

时间:2020-03-11 13:59:01  阅读:171+ 作者:责任编辑NO。许安怡0216

3月10日,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,这次新冠疫情对贫困地区的影响不是特别大,整体上看,疫情没有造成大量的因病致贫、因疫返贫情况。

但是,刚脱贫的人口和收入在国家标准附近的边缘人口,经济地位非常脆弱,可能因为这些偶然的因素收入骤减、支出骤增,重新回到贫困。

因此,国家正在研究建立防止返贫的机制,建立比较稳定的帮扶机制,确保他们在比较快的时间内重新摆脱贫困。

因病致贫,主要是因为身患疾病,影响家庭可支配收入而导致家庭陷入贫困,相信没什么比一个病就倾家荡产、让几十年积累化为乌有更可怕的事了。

然而,在残酷的现实面前,确实有些人无奈因病致贫、返贫,那么,目前我国因病致贫的到底是些什么人?他们为何会因病致贫呢?

因病致贫的主要疾病

通过对因病致贫人口的患病状况进行调查发现,致贫疾病主要是慢性病。目前全国已确诊的慢性病患者约3亿,且呈增长趋势,占全国各类疾病总经济负担的70%。

因病致贫人口患病率前10位的疾病依次为高血压、脑血管病、冠心病、重性精神疾病、糖尿病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(COPD)、关节病(髋、膝)、类风湿关节炎、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老年性白内障,基本都是慢性病。

因病致贫的主要群体

老年人是因病致贫的主体群体,老年因病致贫人口的患病率超过5成,且近6成核实患病的因病致贫人口为老年人,在上述因病致贫的10种疾病中,有9种在老年人口中患病率都很高。随着人口老龄化,一方面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,健康水平下降,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的患病率和医疗费用上升。另一方面,很多农村地区的老年人缺乏独立的经济来源,生活保障水平低,更容易因病致贫。

中青年致贫的主要疾病

重性精神疾病治愈率低、致残率和复发率高,患者社会功能明显减退,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。有调查显示,因病致贫人口中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高达4.14%,且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占核实患病的因病致贫人口的10.00%,中青年人口因患病导致劳动力丧失,是患者个人及其家庭贫困的关键因素。

18岁以下的主要致贫疾病

白血病是15岁以下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,占所有儿童恶性肿瘤的30%。18岁以下因病致贫人口患病率最高的疾病就是白血病,患病人数占该年龄段因病致贫人口的18.34%。

因病致贫人群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

调研发现,健康意识淡薄与因病致贫有很大关系。例如脑血管病,近年来发病率飙升,治疗周期长、医疗费用高,是致贫、返贫的主要病种,实际上,这种病可完全通过体检早发现早治疗,降低对健康的危害,还可以有效控制治疗成本。但不少人自身防病意识淡薄,无法认识体检和疾病预防的重要性,存在“一体检就有病,不体检就没病”的错误观念,最终小病拖成大病,大病导致贫困。

因病致贫人群的家庭情况

在需要救治贫困人口中,三分之一以上患有慢性病,患者劳动能力丧失或降低,且医治周期长,需要家人常年陪护,造成家庭收入大幅减少或失去经济来源。特别是当患者就是家庭主要劳动力时,整个家庭会失去生活支柱,一人患病拖垮整个家庭。更严重的问题是,有一户多病的,有自身患病子女还在上学的,还有父母年迈需要赡养的,多个因素叠加导致这些人最难脱贫,也极易返贫。

另外,因病致贫家庭中,绝大部分是有家庭成员罹患绝症、重特大疾病,需要一次性支付大额医药费用的。特别是农村低保、农村特殊困难户,重大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更加难以承受,又不愿意轻易放弃治疗,因此陷入贫困。

导致因病致贫的其他问题

除了疾病本身、患者及其家庭的问题外,社会机制的不完善,有时也是加重贫穷的原因,例如治疗费用高,扶贫政策不配套,医疗救助标准低,各地区之间未实现信息共享,患者无法享受优惠政策,扶贫对象信息统计不及时、不准确,医疗救助服务不到位,地方财力薄弱等,都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。

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,以及未来国家大力对健康投入的方针下,我们的健康保障肯定会慢慢的高,因病致贫的现象将会慢慢的少,这次新冠疫情就是一个好例子。

相信祖国,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好,我们未来一定更健康、长寿!